竞彩足球app来iq82.com欢迎贵宾
game show 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竞彩足球app来iq82.com欢迎贵宾 > 新闻动态 > 成都凭什么成为外国游客来华首选地?_熊猫_手机_退税
成都凭什么成为外国游客来华首选地?_熊猫_手机_退税

2025-05-24 02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23


  

怎么说呢,最近刷朋友圈总能看到老外在春熙路打卡的照片。你懂的,就是那种举着熊猫玩偶、背景是IFS爬墙大熊猫雕塑的标准游客照。但仔细一想,成都吸引国际游客的魔力,还真不只是"网红景点"这么简单。

国际游客暴增170%背后的秘密

话说回来,今年"五一"假期刚过,成都就交出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——入境外国游客同比增长170%。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每三个来成都的外国人里,就有一个是今年新增的。更夸张的是第一季度离境退税数据,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额双双增长270%,连本地导游都直呼"活久见"。

记得在宽窄巷子遇到一位瑞士游客迈克,他举着手机拍火锅油碟的样子特别认真。"在苏黎世从来没见过这种吃法",他边说边学着本地人往香油里加蒜泥,"但成都人教我的这个配方,怎么说呢...简直打开了新世界"。这种接地气的互动,或许正是成都的独特魅力。

不会中文也能"丝滑"旅游?

展开剩余82%

突然想起在IFS遇到的泰国游客提迪贡,她连比带划地跟店员沟通的样子特别可爱。后来才知道,人家靠着商场里的多语种标识和退税点工作人员的肢体语言,愣是完成了从购物到退税的全流程。"即买即退"服务确实方便,1815元现金当场到手时,她笑得比春熙路的霓虹灯还灿烂。

现在的太古里里,随时能看到拿着翻译软件点单的外国游客。有次路过一家火锅店,听见法国游客对着手机大喊"微辣!",结果端上来的红锅还是把他惊得直灌酸梅汤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"痛并快乐着"的体验,反而成了他们ins上最火的打卡素材。

一只熊猫带火一座城

你肯定想不到,大熊猫基地的游客里,每五个就有一个是专程从海外飞来的。越南女孩阿川跟我说,她为了看"花花"排队三小时,手机里存了200多张熊猫照片。"在河内的动物园也有熊猫,但成都的不一样",她眼睛发亮地说,"这里的熊猫...怎么说呢,更活泼?"

对了,突然想起个有趣的现象。现在外国游客圈里流传着"成都标准玩法":上午熊猫基地,中午火锅店,下午太古里购物。澳大利亚博主托比还总结出"黄金三小时"理论——在熊猫最活跃的早晨参观,能拍到它们啃竹子的高清视频。这种攻略在TikTok上动不动就有几十万点赞。

24小时免签的"成都速度"

说到便利性,不得不提成都边检的2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。数据显示今年已有2.3万人次享受这项服务,相当于每天有50多个国际旅客"说走就走"。瑞士游客亚历克斯就是受益者之一:"我从曼谷转机,本来只是路过,看到免签公告就临时决定住两天。"

在锦里的茶馆里,他跟着本地大爷学盖碗茶的喝法,结果被烫得直吐舌头。"但成都人特别热情",他笑着展示手机里和茶馆老板的合影,"他们看我笨手笨脚的,主动过来教我怎么拿茶盖"。这种突如其来的温暖,可能比景点本身更让人难忘。

一部手机搞定一切的魔法城市

不过最让老外震惊的,可能是成都的夜间经济。凌晨两点的九眼桥边,还能看到举着手机直播的外国博主。英国游客托比在视频里激动地说:"这里的酒吧居然能营业到天亮!"配上霓虹闪烁的兰桂坊背景,这条视频直接冲上了他频道的播放量榜首。

藏在市井里的国际范儿

说来有趣,现在连菜市场都成了国际景点。早上七点的玉林菜市场,经常能看到举着GoPro拍辣椒摊的外国游客。泰国厨师西里萨克对花椒特别痴迷,买了整整两斤说要带回曼谷。"我们那边只有青胡椒",他像发现宝藏似的闻着麻袋,"这个香味...你懂的,完全不一样"。

在镋钯街的复古咖啡馆里,遇到过带着全家来旅游的德国夫妇。他们拿着地图研究"人民公园鹤鸣茶社"的位置,说是在《孤独星球》上看到的推荐。"柏林也有中国茶馆,但成都的更有...怎么说呢,时光倒流的感觉?"丈夫马克努力寻找着合适的形容词。

从"过境地"到"目的地"的蜕变

记得五年前来成都的外国游客,大多是把这里当作去九寨沟的中转站。现在完全不同了,光是今年第一季度就有超过5520个入境旅游团专门来玩成都。在都江堰景区,巴西游客佩德罗的话很有代表性:"我原以为就是个水利工程,没想到还能看到这么壮观的自然风光。"

话说回来,成都的国际化不是简单模仿北上广。它保留着巷子里的麻将声,又能在环球中心里办国际展会;既能让游客体验老茶馆的慢生活,又提供着世界级的购物环境。这种"混搭"气质,可能正是新一代旅行者最看重的特质。

看着三星堆里戴着AR眼镜的外国游客,突然意识到成都的厉害之处——它让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和当代科技毫无违和感地共存。就像那位边吃串串边用手机查青铜器历史的美国留学生说的:"这个城市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你惊喜。"

对了,最近还有个新发现。在成都的高新区,经常能看到拖着行李箱直接来办公的外国创客。新加坡设计师林小姐就是其中之一:"这里的联合办公空间比硅谷还便宜,而且下楼就能吃到正宗川菜。"你看,连工作旅行都变得这么诱人。

从熊猫到火锅,从古巷到摩天楼,成都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重新定义"国际旅游城市"。它不需要刻意迎合谁,只是把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给世界——或许正是这种"巴适"的自信,才让不同肤色、不同语言的游客都能找到归属感。就像那位在人民公园相亲角被误认为外教,结果被热情大妈拉着介绍对象的法国小伙说的:"在成都,你永远不觉得自己是外人。"

发布于:黑龙江省